喧嚣背后的澳门——《濠江故事》分集导演舒欣手记

发布时间:2019年12月23日 11:21 | 来源:央视纪录 |


凌晨四点,女孩May坐在一台神气的红色摩托车上,已经如约在酒店门前等我。按计划我们今天要采访报贩钟叔。钟叔的家住在高冠街附近,他每天大约四点半会出门开始一天的工作。

澳门半岛还在沉睡中,只有红绿灯在恪尽职守。尽管多是上上下下的山路,不过坐在May开的摩托车上,我心里并不担心。May是澳门大学的应届毕业生,正在准备公务员考试。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,愿意早起吃苦,澳门的年轻人不得了啊。

钟叔是一个壮实的中年人,只是头发花白了。大家会合后,要去的第一站是《澳门日报》社。这里已经被分好摞的报纸,在等待各自被认领。

很快,钟叔的胸前与背后都被报纸占领。他说,台风天下大雨他也是要来取报纸的。真不知道他要怎么操作,才能让报纸在暴雨中完好无损。

回到自己的小报摊,钟叔先烧水,给自己泡了一壶茶。再开始着手把分成两部分的报纸插到一起。这个小报摊在一个居民区的小商业街上。

钟叔说,他一会儿还要去几处不同的地方去取报纸,插好的报纸会摆放在报摊上,早起的人们如果需要,就自己取走,主动留下买报钱。他从不担心报纸会丢。

凌晨七点,更多的报纸被取了回来。与此同时,附近茶餐厅里,早起的老人们聚在一起,就着热腾腾的咖啡或奶茶,展开手中的各种报纸,浏览着,分享着。这是他们一天开始必不可少的仪式。

待所有报纸取齐之后,钟叔的妻子会来看报摊,他接着去各处送报,最远要送到横琴的澳门大学,完事要十二点多了。

钟叔来自内地,他过来澳门接手了父亲经营的小报摊,一干就是三十年。三十年里,他没有休息一天。记忆中可数的两次外出,一次是一个下午去了趟香港,晚上就回到了澳门。

还有一次去珠海参加宴席,也是完事就出关闸打车回家,没有一次耽误早上出门取报。尽管随着时代的发展,纸质报纸不断式微,但钟叔始终忠于自己的人生选择,日日勤勉。

我被他们质朴的笑容和真诚的话语深深震撼了。他们投身的行业随着时代的变迁离开了人们的视线,但他们依靠着本性的良善找到了各自继续生活的勇气和目标。

他们的生活与华丽无缘,却不失高贵。几十年自觉地坚守,无悔地付出,只为忠于自己的内心。

从澳门回北京之后,有时会在下午二点多有点晃神,不自觉地想到,在澳门路环荔枝碗的信荣船厂里,此时一定又响起了电动打磨机的声音,那是谈师傅正在打磨模型船的某个部件。

而此刻张师傅一定又在卖力地拌着狗饭,心里想着要给那只年纪最老的黄狗单准备些狗粮,不要忘了给眼睛发炎的大黑带上眼药……

需要多久和多少理由,可以爱上一座城市?

爱上澳门,于我,只用了一个下午,只因为结识了那么几位质朴温暖的老人。


 

惠东同城app集团
官方网站

扫一扫
立即关注

关注新媒体

  • 移动终端
  • 音频体验
  • 网络机顶盒
1 1 1